案例中心 Case
 集大成得智慧-钱学森教育         所属分类:PC端网站         所属行业:学生教育、政府网站

 钱学森精神

 
        爱国情怀是钱学森精神的基石、突出写照。钱学森的一生,始终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相结合,把个人选择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年少勤奋向学,树立航空报国理想;学成虽历尽险阻,仍义无反顾回国服务,并献身国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奉献精神体现了钱学森的品质风范。以国为先,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淡然面对荣誉地位,并在取得巨大成就之后仍不松懈,始终关心国家科教事业,关注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数十年如一日,在科研、教育等领域贡献自己的知识、智慧和力量。
        求真品质既是科学精神的要求,也是本质。无论是在年少时期、求学阶段,还是学成归国、成为学界旗帜,钱学森始终严谨、严肃、严格对待科学,实事求是,并始终提倡学术民主,反对学术专权,敢于挑战权威,不仅自己坚持学术标准、科学规范,更将这些优秀品质、精神传授给年轻人,保持科学家的崇高操守,坚持科研人员的价值判断。
创新意识贯穿钱学森的一生的求学、科研道路。他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提炼概括处思想和方法,更将科学的思想方法推广到其他工程领域,创建了新的技术科学,并且创造性地科学技术思想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突破了大量关键技术,将现代科学技术各领域知识融会贯通,构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钱学森之问
 
        2005年7月30日,身处重病的钱学森向前往探望的温家宝总理说道:“现在中国完全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便由此而产生。众所周知,中国正在进行着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伟大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大师级的杰出人才,但现实的发展情况却似乎令人失望。为何我国没有出现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怎样才能培养出大师?
        钱学森之问看似对大学提出的质疑,但其实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涉及教育目标改革、大中小学体制改革、思维培养、文化交融、鼓励科创、改变社会风气、创设良好科研氛围等范畴,有待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其实,简单来说,“钱学森之问”就是如何挖掘创造性人才,如何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向综合创造型人才的转型。建立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杰出创新人才。“钱学森之问”不仅体现了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更是对整个社会和教育界敲响了鸣钟。解铃还须系铃人,“回到钱学森”才是对“钱学森之问”唯一正确解读方式。
   
请选择语言